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上书赵王 战国 · 赵括母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一
括不可使将。
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千数,所友者以百数。
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
受命之日,不问家事。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
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王以为何如其父?
父子异心,愿王勿遣。
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史记。赵奢传》:赵孝成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信秦之间,以赵奢子括为将,代廉颇。及括将行,其母上书云云。括军败,前后所亡四十五万。赵王括母先言,竟不诛也。又略见《御览》二百八十。)
长平 北宋 · 杜衍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冯亭献地豹言非,秦间廉颇又不疑。
四十万兵降死后,浑输括母一先知(清傅德宜乾隆《高平县志》卷一八)
长平戈头叹 元末明初 · 乌斯道
降虏之戈舆入关,千年尚落泥沙间。
腥铁阴生紫花出,血痕半蚀朱砂斑。
惊看故物为磨洗,似见风云掌中起。
风云惨澹坑堑深,冤气浮沈铁光里。
当时挥戈期第一,一鼓能回鲁阳日。
谁知括母空上书,竟堕长陵锐头术。
遗铁尺馀人共传,四十万人谁见怜。
人骨烟消铁无恙,流传作鉴非皇天。
天下茫茫仗真宰,格斗何须血成海。
长平道上有人行,百胜秦兵岂长在。
晁错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四
观读汉史。
景帝御史大夫晁错
以姑息吴王濞
痛非其罪也。
故直笔以议。
颍川人
起于诸生
文帝太常掌故。
以英词射策。
累擢为中大夫
景帝即位
极言献替。
未尝不忠于心。
乃命副丞相
所以推心不顾。
思永汉室。
而患诸侯侈大。
上书请削其土。
是用剪其叶而固其本也。
之志。
岂有负汉哉。
吴濞之反诚有由。
然间人骨肉而塞小忿。
自非上达。
能不生怨。
怨端既立。
臣节安附。
欲无为逆。
终不可得已。
盖以南方富殖。
而诸夏初乂。
狂夫为计。
料胜一举。
遂摇长舌
交搆七国。
诛错为名
景帝无非常之见。
而听乱臣一说。
乃斩不问。
冀在纾难。
而七国之兵。
曾不少减。
足以察其来不为错明矣。
袁盎
宿不相善。
景帝岂不知二臣之不叶。
而听偏议。
是为臣报隙也。
若宗社何。
邓公吴还。
乃歔欷长悲。
益为天子之羞尔。
高帝于吴。
以诫东南之必乱。
于时岂有削地之议。
盖天之历数有理乱也。
脱使无梁国以绝其道。
条侯以耀其武。
则秦之鹿复骇。
之肉可食。
介然孤立。
指画高议。
大臣疾。
小臣怖。
人人束约。
各欲倳刃。
其父知其必戮也。
而深病之。
曰。
所以尊君上
安宗
父曰。
刘氏安。
晁氏危矣。
吾不忍见祸及。
祸死矣。
噫。
史臣责之父不逮赵括母
何其鄙也。
赵括持必败之势。
而母言于赵王
不可使将。
失律。
母以先见获宥。
晁错用至忠之略。
与必败之势异也。
其父虽惧祸至。
奈其子所筹。
国之大事也。
且使括母言之。
足称明妇人也。
使父言之。
是沮其子为忠也。
孰可拟议。
或人有复言。
忠则有矣。
而智不足。
愚则不尔。
夫忠所以补君。
智所以济身。
苟图济身。
则忠有不遂。
忠有不遂。
是臣不臣。
亦何生为。
贼由袁盎
昧在景帝
非智之短。
时不与也。
古云直木伐。
愚智何足道哉。
长平怀古 宋 · 孙冲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邯郸无策信冯亭上党须贪泽起兵。
赵括母言犹不听,当时谁肯计长平(清陆心源《宋诗纪事补遗》卷六引《山西通志》。按:查明成化本、嘉靖本、清康熙本、雍正本皆无,故转引。)
在狱思母八首依前韵 其五 明末清初 · 张国维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省愆切诫易谈戎,怨慕嗷嗷北塞鸿。
括母思深叨弗坐,徐生心乱系难通。
瞻云依梓暌南服,寄帛传音阻北风。
孝治首关明主意,宁令一物外春融。